紅安網消息 產業帶動是持續鞏固脫貧的有效舉措,兌付分紅是落實扶貧政策的豐碩成果。11月13日上午,在紅安縣杏花鄉龍潭寺村黨群服務中心,100余名脫貧戶高興地領到紅安瑞灃種養專業合作社發放的分紅款。
在分紅現場,鄉鎮負責人、農業農村部門、市場主體負責人和脫貧戶們齊聚一堂,共同見證這一喜悅時刻。
杏花鄉龍潭寺村脫貧戶姚中家高興地說:“我們到了60多歲嘛也沒干其他事,這土地分紅,加上精準扶貧帶動增收,我們能到哪里去做這么多錢?”
此次是瑞灃種養專業合作社連續第5年向脫貧戶兌付分紅款,該合作社通過發展紅苕、香菇產業,目前已帶動本村及周邊村和鄉鎮138戶貧困戶脫貧。
杏花鄉龍潭寺村黨支部書記、紅安縣瑞灃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董事長姚峰介紹:“我們帶動脫貧戶主要有以下四種方式,土地租金分紅,我們瑞豐合作社已經流轉的土地1400多畝,每一戶脫貧戶可以分紅2000元以上。在打工就業這一塊,有幾十個脫貧戶常年在基地打工,有的可以收入兩三萬元。另外通過大棚種植、產業分紅,這一塊又帶動本村58戶,產業分紅都在3000元以上。從2018年開始,紅薯產業帶動全鄉13個村,每人每年增收3000元。”
通過市場主體四種方式帶動,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,2019年,該合作社被評為精準扶貧省級龍頭企業。
姚峰表示:“下一步我們準備發揮黨建引領作用,村企共建,由村的成立一個聯合社,然后由村的干部全體參與進來,采取村干部責任制,加合作社,加農戶,用這個模式來帶動更多的農戶。”
市場主體健康發展,離不開好的政策環境。今年以來,杏花鄉堅持以基層黨建引領鞏固脫貧成果,嚴格落實全縣產業扶貧鞏固提升三年行動方案,不斷創新產業扶貧對接模式、建立健全市場運行機制、激活市場主體潛力,著重打造紅苕、香菇等特色產業基地,培育優質市場主體,加大分紅資金監督考核及管理,為持續鞏固脫貧成果打下堅實基礎。
杏花鄉黨委副書記、副鎮長趙林強說:“我們把督促市場主體對接分紅,作為保障貧困人口穩定脫貧、持續增收的重要抓手。杏花鄉參與精準扶貧的21家市場主體,共帶動782戶貧困戶,應分紅金額為203萬元。截至目前,已有15家市場主體分紅到位,共計576戶、159萬元,剩余的6家市場主體也將于近幾天分紅到位。”